夜揽古镇烟火色 味寻象州舌尖香_牛杂_螺蛳_融合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08:48    点击次数:78

夜揽古镇烟火色

味寻象州舌尖香

01

饮食文化

芋头糕

展开剩余81%

象州芋头糕选用象州特产粉芋,其肉质细腻、自带清甜,切成小丁后与磨好的米浆充分融合,按比例调入盐、胡椒粉调味。蒸制时先铺一层米浆,再铺芋粒,大火蒸熟后,糕体紧实又带着微弹。趁热切开,米香裹着芋香扑面而来,咸淡恰好。无论是搭配白粥当早餐,还是当作茶点,都透着朴实的满足感,是本地人离不开的家常味。

油堆

用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,揪成小剂子搓圆,指尖按出浅窝——这是象州油堆的标志性模样,能让油炸时更易熟透且外焦里软。热油烧至六成热,下油堆慢炸,待其浮起、金黄鼓胀便捞出。刚出锅的油堆外皮酥香带脆,内里软糯黏牙,朴素的米香在舌尖化开,酝酿成象州人的甜蜜记忆。

牛杂

象州牛杂是街头最鲜活的滋味。清晨市集购得的新鲜牛杂,分部位洗净,牛肠、牛肚、牛百叶等切好,用沸水焯去杂味。大铁锅烧沸高汤,投八角、香叶、陈皮等慢炖,待牛杂吸足汤汁,捞起切小块。淋一勺原汤,撒葱花、辣椒,或蘸本地蒜蓉酱吃。牛肚脆嫩,牛肠软韧,汤汁鲜而不腥。摊主支起小桌,食客围坐,一碗热牛杂配米粉,暖了胃也暖了烟火日常。这口鲜,是象州人戒不掉的市井味。

螺蛳粉

螺蛳粉是广西特色风味小吃,以“臭香”特质闻名。汤底用螺蛳、猪骨加八角、桂皮等香料慢熬,鲜醇深厚。干米粉烫软后,搭配酸笋、腐竹、炸花生、青菜等配菜。酸笋的发酵香与螺蛳汤融合,形成独特风味。嗦粉时,米粉滑嫩,配菜丰富——酸笋脆嫩,腐竹吸满汤汁,一口下去酸辣鲜爽。如今从街头小摊到连锁门店,这股烟火味已走向全国,成不少人舌尖牵挂。

02

人文夜景

象州梦幻夜

象州梦幻夜坐落于象州镇吉象路,占地3.2万平方米。它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蓝本,融合象州本土文化底蕴与民俗“非遗”。700米主街区,借助5G、VR/AR技术,打造50余个非遗演艺与科技互动场景。四大主题街区中,象州不倒翁、壮乡机甲等节目日夜精彩上演,搭配特色美食,以及裸眼3D光场媒体投射出的绚烂光影,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梦幻体验,是象州夜经济的亮眼名片 。

运江古镇

运江古镇位于广西象州县运江镇,地处柳江与支流罗秀河交汇处下游江心小岛,面积八万多平方米。古镇始建于汉代,已有 2000 多年历史,曾是历代商埠重地。这里有千年老街、宋代古码头、粤东会馆、甘王圣宫等众多古迹。建筑多为岭南风格,青石板路、骑楼建筑别具韵味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的甘王诞辰祭祀活动,游神、唱戏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。古镇犹如一颗明珠,闪耀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光芒,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访古观光。

05

结语

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运江古镇的骑楼飞檐,象州的风物故事仍在延续。

这些风物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:粉芋的绵密里藏着象州的沃土,牛杂汤的鲜醇熬着市井的烟火,古镇的石板路记着往来的脚步,夜灯的光晕里盛着新的热闹。它们是本地人晨起时的一碗热粥,是游子归乡时的第一口熟悉,是旅人偶然闯入时的惊喜回眸。

或许你尚未踏足这片土地,但那些藏在文字里的香气、光影里的轮廓,早已在心里种下念想。当某天你真的站在象州的街头,会发现所有想象都有了具体的模样。象州的风物,从来不止于 “风物” 二字。它是可以触摸的温度,是能够回味的余韵,是无论走多远,都能让人想起的、关于 “家” 与 “暖” 的具象。若你也爱这人间烟火,不妨把这份念想收进心里——象州的故事,永远留着一盏灯、一碗热食,等你亲自来读。

作者:蔡佳馨

1

发布于:北京市

相关资讯